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指南
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信息技术 与未来教育变革》等文件和报告对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资源共享与管理、教育管理机制、教育体系的改革的号召和要求,积极响应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征集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函》的号召,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深入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项目,积极探索并拓展更多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上海分所技术孵化企业。国内领先的大数据运维及培训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商。致力于中国企业,尤其是金融、政府、电信等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战略。为中国人民银行、北京银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国家电网、国家气象局等用户建设了众多具有行业代表性的重要项目。2015年引进全球顶级大数据科技公司Cloudera科学系统的大数据培训体系,提供大数据平台运维加培训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着力推动中国企业大数据技术的演化迭代。累计培养大数据工程师逾千人。
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拟在“大数据”、“机器学习”两个方向上,支持高校的人才培养和专业综合改革。
有关具体描述和申报指南如下:
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上海分所技术孵化企业。国内领先的大数据运维及培训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商。致力于中国企业,尤其是金融、政府、电信等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战略。为中国人民银行、北京银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国家电网、国家气象局等用户建设了众多具有行业代表性的重要项目。2015年引进全球顶级大数据科技公司Cloudera科学系统的大数据培训体系,提供大数据平台运维加培训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着力推动中国企业大数据技术的演化迭代。累计培养大数据工程师逾千人。
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拟在“大数据”、“机器学习”两个方向上,支持高校的人才培养和专业综合改革。
有关具体描述和申报指南如下:
建设目标
+ 查看更多
为了积极响应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号召,在教育部指导下,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启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结合全球顶级大数据科技公司Cloudera的最新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的技术和解决方案,以及自主开发的大数据实训实验室、大数据课程资源,培养支撑服务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的新一代工程科技人才。包含新工科建设、师资培训和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三大类。
新工科建设项目围绕高校大数据、人工智能专业和方向,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展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实施模式、课程体系及相关资源建设、学生实践及就业模式等方面的探索实践,建成一批高质量、可共享的新工科专业课程资源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创新教育教学实施方案并加以推广应用,推动高校完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提升教学质量,辐射推进新工科的健康持续发展。
师资培训项目将针对高校大数据、人工智能专业或方向,支持并协助培育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开展课程体系研讨、技术培训、教学方式及科研方向探讨等几个方面的工作,从而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专业教学水平。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将面向高校大数据、人工智能专业或方向,与院校共同合作,联合建设专业教学实验室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实训中心,通过整合企业和社会的优质软硬件资源,促进高校院系开发有关实验教学资源和创新创业课程及项目,健全高校实践实训教学和创新创业体系,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完善高校创新创业生态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创业及实践教育教学经验和做法。
新工科建设项目围绕高校大数据、人工智能专业和方向,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展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实施模式、课程体系及相关资源建设、学生实践及就业模式等方面的探索实践,建成一批高质量、可共享的新工科专业课程资源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创新教育教学实施方案并加以推广应用,推动高校完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提升教学质量,辐射推进新工科的健康持续发展。
师资培训项目将针对高校大数据、人工智能专业或方向,支持并协助培育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开展课程体系研讨、技术培训、教学方式及科研方向探讨等几个方面的工作,从而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专业教学水平。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将面向高校大数据、人工智能专业或方向,与院校共同合作,联合建设专业教学实验室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实训中心,通过整合企业和社会的优质软硬件资源,促进高校院系开发有关实验教学资源和创新创业课程及项目,健全高校实践实训教学和创新创业体系,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完善高校创新创业生态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创业及实践教育教学经验和做法。
项目内容
+ 查看更多
(一)新工科建设
拟设立4个项目。围绕近两年来申报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工科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各项具体内容的研究。
1. 新工科示范课程资源建设项目:针对大数据、人工智能方向的新工科专业课程,教师围绕课程重点,将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融合,建设形成一套包含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讲义、微课资源、电子教材、课后习题、课程讨论、教学案例等在内的完整的、优质的、可共享的课程资源。
2. 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建设研究项目:针对大数据、人工智能方向的新工科专业,围绕专业“产-教-研-创”相融合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建设包括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实施计划、专业实践实训体系和实施计划、创新项目体系等在内的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方案。
3. 新工科创新教学模式研究项目:针对大数据、人工智能方向的新工科专业,立足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教学思维与教学模式,针对教学环境、教学工具、教学方式、教学体系等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形成独具特色的新工科教学实践模式。
拟设立4个项目。围绕近两年来申报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工科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各项具体内容的研究。
1. 新工科示范课程资源建设项目:针对大数据、人工智能方向的新工科专业课程,教师围绕课程重点,将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融合,建设形成一套包含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讲义、微课资源、电子教材、课后习题、课程讨论、教学案例等在内的完整的、优质的、可共享的课程资源。
2. 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建设研究项目:针对大数据、人工智能方向的新工科专业,围绕专业“产-教-研-创”相融合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建设包括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实施计划、专业实践实训体系和实施计划、创新项目体系等在内的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方案。
3. 新工科创新教学模式研究项目:针对大数据、人工智能方向的新工科专业,立足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教学思维与教学模式,针对教学环境、教学工具、教学方式、教学体系等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形成独具特色的新工科教学实践模式。
(二)师资培训项目
拟设立20个项目。组织教师利用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大数据云实验平台开展相关技术培训,使用Cloudera课程体系丰富的项目案例进行数据集经验分享、项目研究等工作;使用具有Cloudera国际认证资深讲师及相关行业专家参与项目培训工作,协助提升一线教学教师的技术和课程建设水平。
具体举办3期师资培训班,围绕大数据系统架构设计和应用开发等领域开展。举办1期学术研讨,围绕教学、科研、技术等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并形成研究报告由教师团队共享;以企业为桥梁,加强学校间教师的互动、调研和学习。
拟设立20个项目。组织教师利用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大数据云实验平台开展相关技术培训,使用Cloudera课程体系丰富的项目案例进行数据集经验分享、项目研究等工作;使用具有Cloudera国际认证资深讲师及相关行业专家参与项目培训工作,协助提升一线教学教师的技术和课程建设水平。
具体举办3期师资培训班,围绕大数据系统架构设计和应用开发等领域开展。举办1期学术研讨,围绕教学、科研、技术等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并形成研究报告由教师团队共享;以企业为桥梁,加强学校间教师的互动、调研和学习。
(三)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
拟设立5个项目。针对大数据、人工智能专业和方向进行实践教学实验室和创新创业实训中心建设。
实践教学实验室项目:以校企联合挂牌的形式,引进先进的教学实训内容与方案,进行总体目标设计与规划,在校内和院系联合建立专业实训室,通过基础架构与软硬件环境统筹规划、统一部署,以按需分配的建设思路,配置相应的实训沙盘、实验设备等及相关技术和指导教师等,和高校教师团队共同开发实训资源,供学生完成毕业项目的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创新创业实训中心项目:以校企联合挂牌的形式,在校内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企业与院系共同针对创新创业实训基地进行软硬件配置、空间设计,并由企业人员派驻工程师指导师生进行创新项目的实训,完成项目孵化落地,共享项目建设成果。
拟设立5个项目。针对大数据、人工智能专业和方向进行实践教学实验室和创新创业实训中心建设。
实践教学实验室项目:以校企联合挂牌的形式,引进先进的教学实训内容与方案,进行总体目标设计与规划,在校内和院系联合建立专业实训室,通过基础架构与软硬件环境统筹规划、统一部署,以按需分配的建设思路,配置相应的实训沙盘、实验设备等及相关技术和指导教师等,和高校教师团队共同开发实训资源,供学生完成毕业项目的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创新创业实训中心项目:以校企联合挂牌的形式,在校内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企业与院系共同针对创新创业实训基地进行软硬件配置、空间设计,并由企业人员派驻工程师指导师生进行创新项目的实训,完成项目孵化落地,共享项目建设成果。
申报条件
+ 查看更多
(一)新工科建设项目
1. 新工科示范课程资源项目
成果须包含课程内容和典型教学案例两部分,形成完整的项目建设内容。申报课程应以现有课程为基础,要求该课程已纳入培养计划。申报课程学时安排应不少于48学时,平均每年开课次数不少于一次。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受益面大的课程申报。
2. 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建设研究项目。
要求项目申报人需为专业和学科带头人,具有副教授以上专业职称。研究成果要求形成符合企业需求和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课程、实践课程体系及实施方案,可用于学生一体化教学。但期望能够做深有料,形成有参考和实践价值的建设方案,并发表教研论文至少一篇。
3. 新工科创新教学模式研究项目。
要求围绕教学过程的创新、监控和管理并结合学生个性化学习方面开展教学模式研究。成果需要包含具体的研究案例和可行化教学模式方案,不仅限于发表研究论文一篇。
1. 新工科示范课程资源项目
成果须包含课程内容和典型教学案例两部分,形成完整的项目建设内容。申报课程应以现有课程为基础,要求该课程已纳入培养计划。申报课程学时安排应不少于48学时,平均每年开课次数不少于一次。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受益面大的课程申报。
2. 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建设研究项目。
要求项目申报人需为专业和学科带头人,具有副教授以上专业职称。研究成果要求形成符合企业需求和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课程、实践课程体系及实施方案,可用于学生一体化教学。但期望能够做深有料,形成有参考和实践价值的建设方案,并发表教研论文至少一篇。
3. 新工科创新教学模式研究项目。
要求围绕教学过程的创新、监控和管理并结合学生个性化学习方面开展教学模式研究。成果需要包含具体的研究案例和可行化教学模式方案,不仅限于发表研究论文一篇。
(二)师资培训项目
1. 项目申报人为全国高校计算机、软件、大数据、电子信息、物联网等相关专业负责人或骨干教师。
2. 学校应积极支持教学创新和人才培养,推进高校专业综合改革,优先考虑具有创新发展思路的院校。
3. 由企业提供师资力量及课程资源,高校负责组织并派遣受训人员,参与企业技术课程培训。
4. 参与培训的人员应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基础。
5. 优先考虑能够提供培训和学术研讨所需场地及环境的院校。
1. 项目申报人为全国高校计算机、软件、大数据、电子信息、物联网等相关专业负责人或骨干教师。
2. 学校应积极支持教学创新和人才培养,推进高校专业综合改革,优先考虑具有创新发展思路的院校。
3. 由企业提供师资力量及课程资源,高校负责组织并派遣受训人员,参与企业技术课程培训。
4. 参与培训的人员应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基础。
5. 优先考虑能够提供培训和学术研讨所需场地及环境的院校。
(三)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
1. 实践教学实验室项目
申报专业方向为计算机、软件、大数据、电子信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具备良好的综合应用人才培养基础和条件;能提供不低于300平米的实训场地、基础建设条件,并搭建符合企业要求、能实现校企联合培养的教学及实训环境。
2. 创新创业实训中心项目
申报专业方向为计算机、软件、大数据、电子信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具备良好的综合应用人才培养基础和条件;有自己的专业特色;能提供实现校企联合共建的实训环境;具备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实践基础,具有可以孵化的创新创业项目。
1. 实践教学实验室项目
申报专业方向为计算机、软件、大数据、电子信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具备良好的综合应用人才培养基础和条件;能提供不低于300平米的实训场地、基础建设条件,并搭建符合企业要求、能实现校企联合培养的教学及实训环境。
2. 创新创业实训中心项目
申报专业方向为计算机、软件、大数据、电子信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具备良好的综合应用人才培养基础和条件;有自己的专业特色;能提供实现校企联合共建的实训环境;具备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实践基础,具有可以孵化的创新创业项目。
建设要求
+ 查看更多
(一)新工科建设项目
1. 新工科示范课程资源项目须完成以下任务:
(1)课程大纲,包括具体的课程时间分配、章节、实验、习题描述;
(2)教学讲义:每章节均提供PPT课件。提供课程相关的参考书目、论文参考文献、网络资源等内容;
(3)典型教学案例:围绕课程教学内容,开发2个典型教学案例;
(4)课后习题:按照教学内容和进度情况,每章节均设计与该章节匹配的习题,并给出参考答案;
(5)课程讨论:课程讨论题目和要求;
(6)视频课程:将课程按照知识点进行划分,并录制成生动的10-20分钟的微课,至少录制8节相关课程内容;
(7)请明确注明可公开、可共享。
2. 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建设研究项目须完成以下任务:
(1)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包含.doc或.ppt形式的文件;
(2)专业建设具体内容的研究方案,可以以发表论文形式呈现;
(3)方案形成的基础理论和支持依据等,可以以理论综述或者调研报告等方式呈现;
(4)请明确注明可公开、可共享。
3. 新工科创新教学模式研究项目须完成以下任务:
(1)方案形成的基础理论和支持依据等,可以以理论综述或者调研报告等方式呈现;
(2)研究内容,以发表论文形式呈现;
(3)请明确注明可公开、可共享。
(二)师资培训项目
师资培训项目须完成以下任务:
1. 立项一年之内至少组织实施一次师资培训。
2. 项目合作院校派遣专业教师在企业接受不同级别、不同方向的技术课程培训。
3. 积极参与学术研讨、课题研究、学习和交流活动,完善专业学科建设。
4. 结合高校人才培养、课程资源、专业建设等主题,提交培训项目总结。
(三)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
1. 实践教学实验室项目须完成以下任务:
(1)完成校企联合挂牌,建立专业实验室;
(2)策划、设计并形成实验室建设方案;
(3)按照企业化标准开展学生课程实验和相关项目实践;
(4)整理实践实验资源和实践成果。
2. 创新创业实训中心项目须完成以下任务:
(1)完成校企联合挂牌,建立创新创业实训基地;
(2)策划、设计并形成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3)组织项目团队在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开展项目实践和创新创业课程指导;
(4)完成可孵化的创新创业项目,并推荐企业对项目成果进行落地转化;
(5)向企业推荐具备创新创业思维的优秀的人才。
1. 新工科示范课程资源项目须完成以下任务:
(1)课程大纲,包括具体的课程时间分配、章节、实验、习题描述;
(2)教学讲义:每章节均提供PPT课件。提供课程相关的参考书目、论文参考文献、网络资源等内容;
(3)典型教学案例:围绕课程教学内容,开发2个典型教学案例;
(4)课后习题:按照教学内容和进度情况,每章节均设计与该章节匹配的习题,并给出参考答案;
(5)课程讨论:课程讨论题目和要求;
(6)视频课程:将课程按照知识点进行划分,并录制成生动的10-20分钟的微课,至少录制8节相关课程内容;
(7)请明确注明可公开、可共享。
2. 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建设研究项目须完成以下任务:
(1)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包含.doc或.ppt形式的文件;
(2)专业建设具体内容的研究方案,可以以发表论文形式呈现;
(3)方案形成的基础理论和支持依据等,可以以理论综述或者调研报告等方式呈现;
(4)请明确注明可公开、可共享。
3. 新工科创新教学模式研究项目须完成以下任务:
(1)方案形成的基础理论和支持依据等,可以以理论综述或者调研报告等方式呈现;
(2)研究内容,以发表论文形式呈现;
(3)请明确注明可公开、可共享。
(二)师资培训项目
师资培训项目须完成以下任务:
1. 立项一年之内至少组织实施一次师资培训。
2. 项目合作院校派遣专业教师在企业接受不同级别、不同方向的技术课程培训。
3. 积极参与学术研讨、课题研究、学习和交流活动,完善专业学科建设。
4. 结合高校人才培养、课程资源、专业建设等主题,提交培训项目总结。
(三)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
1. 实践教学实验室项目须完成以下任务:
(1)完成校企联合挂牌,建立专业实验室;
(2)策划、设计并形成实验室建设方案;
(3)按照企业化标准开展学生课程实验和相关项目实践;
(4)整理实践实验资源和实践成果。
2. 创新创业实训中心项目须完成以下任务:
(1)完成校企联合挂牌,建立创新创业实训基地;
(2)策划、设计并形成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3)组织项目团队在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开展项目实践和创新创业课程指导;
(4)完成可孵化的创新创业项目,并推荐企业对项目成果进行落地转化;
(5)向企业推荐具备创新创业思维的优秀的人才。
支持办法
+ 查看更多
(一)新工科建设项目
1. 经费支持:拟支持4项新工科建设项目,提供每个项目3万元经费支持。项目经费主要用于改革方案论证,构建培养方案,支持课程建设。在项目开展期间,校企双向保持沟通和交流,共同进行能力培养和教学体系改革设计(包括教学活动及学生考核方式),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
2. 课程支持: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结合全球顶级大数据科技公司Cloudera的最新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的技术和解决方案,以及自主开发的大数据实训实验室、大数据课程资源,协助高校进行课程开发、课程资源建设。项目实施期间,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高校合作开发的课程成果,双方共同拥有知识产权。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课程内容,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全部知识产权。项目支持的所有课程均在学校网站展示,能随时访问、互动;可以提供给其他所有学校、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及其他合作伙伴免费使用,促进教学资源共享。
3、人员支持:在获得本项目的合作院校全力支持和配合下,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派遣具有丰富实践研发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在合作院校的专业课程课堂上,为学生进行授课,完成一定课时量的课程,或者对学生的毕业研究课题进行技术指导。帮助高校教师将实际工程项目的要求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课题研究、技术研讨以及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提升大数据、机器学习技术等多个专业技术方向高校教师的技术指导水平。
4、项目总结与验收。项目负责人提交项目中期报告和结题报告后,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对项目进行验收。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邀请所有入选项目的负责老师参加项目总结和经验交流研讨会,对项目进行总结,巩固建设成果,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与目标。
5. 项目建设周期从立项日起为期一年。
(二)师资培训项目
1. 拟支持20项师资培训项目。每个项目经费1万元。项目经费用于大数据课程的培训费及认证费。
2、提供Cloudera国际认证课程培训支持,涉及大数据运维技术、大数据应用开发、大数据分析等课程。
3. 根据各合作院校实际情况适时实施和调整培训计划,院校负责灵活组织相关人员参训,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派遣经验丰富的名师和专家。
4. 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线上答疑、技术支持等服务以巩固培训效果。
5. 在项目结束之际,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邀请所有入选项目的主要负责老师参加项目总结和经验分享研讨会。目的是对项目进行总结,巩固建设成果,并为公开共享建设成果给所有学校做准备。
6. 项目结束后,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师资培训项目办公室将给每个参训人员出具考评意见,供合作院校用人参考。
7. 项目建设周期从立项日起为期一年。
(三)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
1. 拟对5所高校进行项目合作,每所高校提供2万元经费用于实践条件建设。
2. 提供价值20万元的在线培训课程及教学资源支持。学校需具备建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向实践基地的基础条件。
3. 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可提供专业的实训室建设解决方案,技术方向涵盖行业热点技术,并免费提供实验室设备的安装调试服务。
4. 项目建设完成后,提供师资培训,培训完成后老师达到具备熟练操作设备、处理故障及使用设备开展日常教学的能力。
5. 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全面技术支持,包括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协助进行课程开发、协助进行专业课程授课等。
6. 项目建设周期从立项日起为期一年。
1. 经费支持:拟支持4项新工科建设项目,提供每个项目3万元经费支持。项目经费主要用于改革方案论证,构建培养方案,支持课程建设。在项目开展期间,校企双向保持沟通和交流,共同进行能力培养和教学体系改革设计(包括教学活动及学生考核方式),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
2. 课程支持: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结合全球顶级大数据科技公司Cloudera的最新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的技术和解决方案,以及自主开发的大数据实训实验室、大数据课程资源,协助高校进行课程开发、课程资源建设。项目实施期间,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高校合作开发的课程成果,双方共同拥有知识产权。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课程内容,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全部知识产权。项目支持的所有课程均在学校网站展示,能随时访问、互动;可以提供给其他所有学校、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及其他合作伙伴免费使用,促进教学资源共享。
3、人员支持:在获得本项目的合作院校全力支持和配合下,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派遣具有丰富实践研发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在合作院校的专业课程课堂上,为学生进行授课,完成一定课时量的课程,或者对学生的毕业研究课题进行技术指导。帮助高校教师将实际工程项目的要求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课题研究、技术研讨以及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提升大数据、机器学习技术等多个专业技术方向高校教师的技术指导水平。
4、项目总结与验收。项目负责人提交项目中期报告和结题报告后,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对项目进行验收。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邀请所有入选项目的负责老师参加项目总结和经验交流研讨会,对项目进行总结,巩固建设成果,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与目标。
5. 项目建设周期从立项日起为期一年。
(二)师资培训项目
1. 拟支持20项师资培训项目。每个项目经费1万元。项目经费用于大数据课程的培训费及认证费。
2、提供Cloudera国际认证课程培训支持,涉及大数据运维技术、大数据应用开发、大数据分析等课程。
3. 根据各合作院校实际情况适时实施和调整培训计划,院校负责灵活组织相关人员参训,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派遣经验丰富的名师和专家。
4. 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线上答疑、技术支持等服务以巩固培训效果。
5. 在项目结束之际,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邀请所有入选项目的主要负责老师参加项目总结和经验分享研讨会。目的是对项目进行总结,巩固建设成果,并为公开共享建设成果给所有学校做准备。
6. 项目结束后,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师资培训项目办公室将给每个参训人员出具考评意见,供合作院校用人参考。
7. 项目建设周期从立项日起为期一年。
(三)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
1. 拟对5所高校进行项目合作,每所高校提供2万元经费用于实践条件建设。
2. 提供价值20万元的在线培训课程及教学资源支持。学校需具备建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向实践基地的基础条件。
3. 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可提供专业的实训室建设解决方案,技术方向涵盖行业热点技术,并免费提供实验室设备的安装调试服务。
4. 项目建设完成后,提供师资培训,培训完成后老师达到具备熟练操作设备、处理故障及使用设备开展日常教学的能力。
5. 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全面技术支持,包括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协助进行课程开发、协助进行专业课程授课等。
6. 项目建设周期从立项日起为期一年。
申请办法
+ 查看更多
1. 申报者应填写《2018年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书》。
2. 项目申报人须在2019年1月15日前将加盖院系公章的申请书形成PDF格式电子文档(无需提供纸质文档),并发送至:曹圣,电子邮件地址:caos@bemore. cn,若有任何疑问,请致电:13301853036 。
3. 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于2019年1月组织专家进行申报项目评审,在1月底公布立项名单并向教育部报备。
4. 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与项目主负责人所在学校签署立项项目协议书。立项项目周期为一年,所有工作在立项项目协议书签署后一年内完成。项目负责人提交结题报告,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对项目进行验收。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平台网址:http://cxhz.hep.com.cn 。
2. 项目申报人须在2019年1月15日前将加盖院系公章的申请书形成PDF格式电子文档(无需提供纸质文档),并发送至:曹圣,电子邮件地址:caos@bemore. cn,若有任何疑问,请致电:13301853036 。
3. 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于2019年1月组织专家进行申报项目评审,在1月底公布立项名单并向教育部报备。
4. 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与项目主负责人所在学校签署立项项目协议书。立项项目周期为一年,所有工作在立项项目协议书签署后一年内完成。项目负责人提交结题报告,上海碧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对项目进行验收。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平台网址:http://cxhz.hep.com.cn 。